沙土地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

发布日期: 2022-10-10 18:31:40    作者:     来源:     点击:

近年来,沙土地小拱棚西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其具有投资少、技术简单、上市早、售价高、收益好等优点,深受瓜农喜爱。如果用加热温床或温室育苗于当地终霜前20 d左右在小拱棚内定植,可比露地西瓜早上市30 d左右。现将沙土小拱棚西瓜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品种选择

沙土地小拱棚西瓜栽培以提早上市为主攻目标。因此,一定要选择雌花出现早、雌花密度大、耐低温性好、生育期短、丰产性好、抗病性好、不易裂瓜的早熟品种。如京欣二号、早抗二号、豫艺甜宝、早花香、丰乐旭龙等品种

2培育大苗

培育根系发育良好、生长强健的的大苗是小拱棚西瓜栽培中的重要技术措施。一般要求播前晒种,在阳光下进行消毒,然后浸种6~8 h催芽,种子破壳后播种[1]。加强温度管理,培育苗龄30 d左右、生理苗龄3~4片真叶、生长强健、根系发育良、经过炼苗、适应性强的大苗。黄淮流域小拱棚西瓜定植一般在3月下旬。因此,播种育苗期应提早至2月中下旬。一般在大棚、加温苗床内用基质穴盘育苗或营养钵护根育苗。

3整地施肥

冬前深耕25~30 cm晒茬,按不同品种特性在西瓜种植行挖宽50~60 cm、深约40 cm的瓜沟,耕层20 cm深的熟土和20 cm以下的生土分开放置,晾晒风化后,待做垄(畦)时回填。瓜沟内集中施肥,施优质农家肥30~45 t/hm2、三元复合肥450 kg/hm2、尿素1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将回填土与粪肥混合均匀后施入瓜沟。然后在瓜沟上方做宽60~70 cm、高10~15 cm的小高垄[2]。

4适时定植

定植前加强苗床后期管理,注意通风炼苗,使之更适应定植后的环境条件。选择晴好无风天气,边定植,边浇定根水,边铺地膜,边盖棚,以利于温度升高,缩短缓苗时间[3]。定植时应保证瓜苗茎叶完整和根系所带营养土块完整,定植深度以营养土块的上表面与垄面齐平或稍深(不超过2 cm)为宜。每垄定植2行,行距为50 cm,株距50 cm,用2 m宽的农膜每棚覆盖1垄。

5大棚管理

5.1温度管理

定植后5 d内不通风,以提高地温和棚内气温,促进缓苗。此后根据天气情况逐渐开始通风,上午棚温升至30 ℃以上就应放风,温度在20 ℃时应关闭风口,使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 ℃,夜间以15~18 ℃为宜。风口应留在背风面,以防冷风直接吹入造成“闪苗”。随着温度的升高,要逐步加大通风量,先从两端揭膜通风,由中间通风,通风口也由小到大,切勿猛揭通风口[4]。阴天时虽然温度变化不大,但长期不通风使棚内湿度增加,容易引起病害。因此,阴天也要适当通风。遇有寒流时应及早盖严棚膜,并临时加盖草苫防寒。当外界气温稳定在18 ℃以上时,可昼夜通风。在开花前1周左右,瓜蔓上有15~17片叶,外界最低气温在12 ℃以上时可撤除小拱棚,也可在授粉后撤棚。

5.2水肥管理

在施足底肥、浇足底墒水的情况下,一般结果以前不浇水施肥。膨瓜期也是水肥需要的高峰期,要加强水肥管理,此时结合浇水可追施三元复合肥300 kg/hm2、尿素150 kg/hm2,或硫酸钾225 kg/hm2、尿素225 kg/hm2,并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健植保,延长功能叶寿命,促进果实膨大。

6植株管理

6.1整枝打杈

为了提早上市,一般采用双蔓或三蔓整枝,其余侧枝应及时摘除。撤棚前已基本进入开花坐果期。因此,撤棚后要及时把在棚内凌乱拥挤生长的瓜蔓向结瓜方向理顺,并进行压蔓工作,为坐果打好基础。

6.2人工授粉

为提早上市,沙地小拱棚西瓜一般选留主蔓第2或第3雌花坐果。因瓜胎出现早,昆虫活动力弱,一定要在7:00—10:00进行人工授粉,这是保证小拱棚西瓜坐瓜的关键措施。

6.3选留二茬瓜

小拱棚西瓜一般比露地瓜皮提早1个月收获,收获后多数瓜秧仍然完好,外界气候条件仍非常适合西瓜生长、结果。为了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可选留二茬瓜,其收获期与露地西瓜基本相同,增产潜力大[5]。具体方法:头茬瓜管理过程中尽量不损伤叶蔓,并以防止植株早衰为中心环节,待头茬瓜膨大时即每隔7 d喷1次健植宝进行叶面补肥。在头茬瓜坐在侧蔓上时,二茬瓜可在主蔓上选留;若采用三蔓整枝,则可在未坐果的2条蔓上选留二茬瓜。二茬瓜在坐果部位要求不严,只要能坐住、果形周正就行。待二茬瓜坐稳后,追施1次速效化肥,施尿素225 kg/hm2、硫酸钾150~225 kg/hm2,并浇1次大水,促进二茬瓜生长发育。头茬瓜采收后,应及时清除杂草及病叶枯蔓,以利通风透光。

7病虫害防治

7.1病害防治

猝倒病是西瓜苗期的主要病害,多发生在育苗床,幼苗出土后,真叶尚未展开前,病菌侵染后成片倒伏。发病原因是育苗期遇阴雨或苗床管理不善,低温高湿、通风不良均易发病[6]。防治方法:一是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块做苗床。二是加强苗床管理,做好保温工作,适当通风换气,不要在阴雨天浇水,保持苗床不干不湿。三是发现病苗时,及时用露速净+万帅一号600倍液喷洒。若苗床湿度较大,选晴天上午无露水时向苗床筛药土(用苗菌敌20 g掺细干土15 kg配成),效果较好。

炭疽病在高温高温条件下易发生。发病时茎叶及果实表面形成圆形淡黄色斑点或斑痕,呈水浸状,后变褐变黑,出现同心轮纹,而后干枯死亡。通风透光不良、高温、高湿是该病发生的主要条件。防治方法:一是加强田间管理,实行轮作,及时清理病株病叶;深沟高垄有利排水;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注意及时整枝打杈,保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二是每隔5~7 d用好意杀菌剂600倍液或健植宝500倍液喷施西瓜的叶片正反两面及果实表面,预防效果较好,并且其他病害也很少发生。发病初期及时用世泽或世乐1 000倍液、全福500倍液防治。

7.2虫害防治

危害西瓜的主要害虫有蝼蛄、蛴螬、黄守瓜、蚜虫、小地老虎、红蜘蛛等。幼苗出土前应重点防治蝼蛄和蛴螬,可用敌百虫拌炒的麦麸撒在播种床面上诱杀。黄守瓜主要在幼苗期及营养生长期间危害,蚕食叶片,用螨虫盖特、全力等药剂防治。小地老虎在初春为害幼苗,常在夜间咬断嫩茎造成缺苗,可在早春傍晚用敌百虫或毒丝本拌菜叶或青草诱杀。杀虫素和螨虫盖特是防治红蜘蛛、茶黄满的特效农药。

上一篇:中国土壤分类及分布

下一篇:新建大棚土壤增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