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未来该怎样抵制金钱的诱惑?”——一位大二同学的超前思考
作者:wangcuirong 发布时间:2013-12-17 10:01:38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杨 眉
如果一个人没有形成正道做人的习惯,当一个诱惑突然发生时,他仅仅凭理性思维是没有用的,因为那都是瞬间在做决策,能够帮助你在瞬间做出你今天所希望的符合道义的选择的唯一方法,就是你从现在开始养成正道做人和凭本事立身的信念与习惯。
这是不久前劳经系社工专业的李丽丽同学向我提出的问题和我们的讨论,我觉得这个问题在今天的中国非常有价值,如果年轻的大学生都能够在大学时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懂得提前思考自律,那么他们的中年一定会极大降低如今天很多中年人为金钱、权利和地位等所出的问题。(制度问题先不说,制度虽然极端重要,但是个人的自律同样意义重大,作为个人,无论如何,都是要先从自己做起的,这是我一向的观点)。
所以,征求她同意后发在了我的博客上。下面的文字是这样产生的:我先把李丽丽同学与我讨论的问题打出来后发给她,请她确认,她看后又做了一些补充。
下面是李丽丽同学的疑问和我们的讨论以及我受她启发而想起的对更多有相同思考的同学的反问,特别说明,括号里的字是我加的,另外为了醒目,我做了几个断句,把过长的一段分成了几段:
她:“我今天来是想讨论一个问题,我从小家里很穷,对于穷怕了的人来说,金钱的诱惑是强大的、致命的,我很担心自己将来有一天在遇到金钱的诱惑时会没了底线。
我原来的世界观很明确,我小时候受的教育让我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可是现在我的世界观模糊了,现在身边越来越多富起来的人是靠违法和违反道德而挣钱,我原来一向坚信的东西被社会中那么多现实所打败,自己变得动摇了,我想知道怎样(可以)让我坚信,像小时候那样坚信?!
我小时候坚信法律与道德的约束,但是(现在的现实是):
法律说,不偷、不抢、正当经营,光荣劳动挣来的钱是干净的,但是现实说:很多罪行,都躲在法律和交易后面,再也不是罪行;
老师、教育、书上说:按照道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可是现实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财能通神,意味着对于钱可以不择手段。
我原来一直坚信法律与道德约束,但是我原来那么坚持的东西现在在离我而去,甚至嘲笑我的固执与不知变通。
我一直在寻找榜样,寻找能够让自己坚定原有信念的榜样。
就像龙应台老师所说的:‘当价值这东西被颠覆、被渗透、被建构、被解构、被谎言衬托得理直气壮、是非难分的地步时’,我的锚在哪里?我要怎么牢牢定住我的价值观?”
以上是李丽丽同学的原话,我很钦佩她,这样年轻的时候,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弱点,并且努力寻找超越自身弱点的方法。在我看,这位同学有着非同一般的成长能力和动机。
下面是我们的一段讨论:
我:以你如此强的道德感,以后某次屈服于金钱或者权利或者地位的诱惑之后,你估计你能够依然很心安地继续过你的日子吗?
她:那如果把“金钱的诱惑”加以“伪正义”的头衔,而且身边跟我差不多的人都在做呢?
我不愿随浪随风,飘浪西东,像船无港;我不愿做奸巧钻缝之人,我甘愿做憨人(信仰)。我认为当现实太强大时,有些东西就不是理性思维可以战胜的,我愿抱有做憨人的信仰。
我:你说有些东西不是理性思维可以战胜的,你想要抱有正道做人的信仰。你说的非常好,如果一个人没有形成正道做人的习惯,当一个诱惑突然发生时,他仅仅凭理性思维是没有用的,因为那都是瞬间在做决策,能够帮助你在瞬间做出你今天所希望的符合道义的选择的唯一方法,就是你从现在开始养成正道做人和凭本事立身的信念与习惯。
后来李丽丽同学给我讲了她在电视剧《奋斗》中看到并且在网是也热评的陆爸爸的故事,大意是说,陆爸爸因为没有搞邪门歪道而一生贫困。
我听完她说的故事后,我的反馈:
我:不,我和你们的观点不一样,你有没有想过,陆爸爸的问题不在于他没有搞歪门邪道,而在于他的本事不够?你有没有想过,任何时代,不论多么黑暗,都是有凭本事和诚实的劳动而赢得的干干净净的成功?
我欣赏你想要摆脱贫困的强大动机,尤其钦佩你想要保持正道做人的信仰,请考虑我们如果不仅坚持正道做人,而且坚持让自己身怀绝技,是不是就有极大的可能不仅超越我们出身的局限而且拥有干干净净的成功?!
我个人观点,除非我们所在的社会如文革时一样变态,否则,正道做人,凭本事立身,就一定会伴随财富和幸福感这一类副产品。
再下面是我受李丽丽同学启发想到的另外几个提问,算是对有同样思考的更多同学的提问:
1.从功利角度看,贫穷同时意味着资源缺乏,因此,如果某次遇到金钱(或权利或地位)的诱惑,通常也一定是有领导要你做某件违反道德与法律的事,如果事发,第一个被抛出去的会不会就是资源最缺乏的你?
2.如果你从现在开始把你的能量用到具备本事上,现在的你需要做些什么?
3.想一下自己物质上最想要些什么(还要看它们与低碳生活是否相符)?这些东西凭诚实的劳动通常什么年龄就可以得到?假设你付出良知就能够提前得到你想要的物质,那有没有考虑凭歪门邪道提前得到这些物质的同时你还会失去什么?你是否认为晚几年得到想要的物质和早几年以付出良知同时还包括心理代价、人际关系代价而得到想要的物质生活,这个机会成本也应该考虑?
4.请对“急功近利、一夜暴富”以及“凭本事立身”各自能给人带来的好处与坏处做一个比较,它们分别对人与社会的持续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物质与心理影响?
5.这世界是否存在不需要考虑他人或社会的纯个人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