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薄是个坏习惯
作者:wangcuirong 发布时间:2011-09-13 17:12:35
文/国清
人们常常会说“莫拿肉麻当有趣”,这多半是说那些陷入爱河的男女们。因为这时的男男女女都如极端渴望开屏的孔雀,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优点都掏心掏肺地掏给对方看。问题是他们又没有多么多的优点可掏,于是就不得不用“肉麻”来打动对方——来来来,别的没有,至少咱还有一颗爱你的心不是?
对于肉麻,大多数旁观者只会一笑了之,任由当事人麻得死去活来吧。毕竟,谁都有过轻狂岁月,那种无所不掏最终呕心沥血的日子大家都可以想象。不过今天要说的,却是另一种同样机理下产生的不同情绪——刻薄。
对大多数人而言,刻薄似乎更应该称之为“态度”。但是从个体心理的角度而言,刻薄,却往往是一种情绪,甚至成为人的一种习惯。
往早里说,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很不赞成刻薄,无论是“以德报怨”还是“以直报怨”,人追求的都是一种心境上的平和,不过我倒是的确看到过很多追求“刻薄”的例子。
曾经有一个来访者对我说,他很奇怪,为什么别人不喜欢和他待在一起。他自觉自己是个很“有趣”的人,但所有和他相处过的人,无论最开始和他有多好,到最后总是渐渐的关系就淡了下去。最为过分的,是他有一次请个新认识的朋友去看演唱会。结果演唱会结束的时候,也就是他二人关系结束之时。从那以后,他无论怎么约,那个朋友就是再也不和他一起出去了。
我很奇怪,就请人搬了台电视进咨询室,和他一起看了张演唱会的DVD。结果我发现,他完全是无意识地在喋喋不休。一会儿评论说这个人的穿着不好,一会儿又说那个人的走姿不对,其语言之尖酸刻薄,实属罕见。
看完DVD,我和他提起了这个问题。但他很生气地告诉我:这就是他的风格。他觉得挺好,而且一点儿也不想改变。
好吧,不想改变的话,心理咨询是无能为力的。但从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好多人的缩影:有主持人,有作家,有演员……在这点上,说不好是谁影响了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为什么会有人喜欢刻薄,甚至把它当成一种生活中的常态?这是因为,相比较其他吸引人的素质而言,“刻薄”是种易学易会的东西。只要豁出去脸面,每个人都有能力刻薄一下。其结果,就是别人对自己印象深刻。好印象也罢,坏印象也罢,最起码别人是记住了自己。
这是一个眼球就等于经济的时代。刻薄,很容易就能做到吸引眼球。而这又会让人产生一种飘飘然的自以为是感,觉得自己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潜意识里,“刻薄”和“有趣”之间就有了悲哀且可怕的错觉关联。
而且更为难缠的一点是,人们潜意识里都有一种贬低别人拔高自己的渴望。共赢,是一种人类社会进化而产生的相互合作之道,但在骨子里,大家其实都是在遵循着“有你没我”的丛林法则。为什么小孩子的护食心理最强?就是因为他潜意识中觉得别人都是敌人。同样,刻薄就是这样一种“护食”心理的外在表露。通过锋利的言语刀剑,把别人都踩在脚下,一方面可以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也会因此获得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