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欢迎您!

 学院首页 | 设为首页  |  English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文章搜索

媒体农院
当前位置: 首页>>文章中心>>媒体农院>>正文

牛横岭村的4个"95后" 扶贫路上的青春力量
2019-07-03 10:27  

淇滨区大河涧乡牛横岭村有4个外来务工的“95后”年轻人,在农村除了老人就是小孩儿的当下,4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走在村里总会显得朝气蓬勃,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村里比我们还年轻的是村小学里的学生”。 

牛横岭村的4个'95后' 扶贫路上的青春力量

4个年轻人。从左到右依次是:逯晓壮、薛亚、刘琪、李永伟 

因为扶贫项目 学长和学弟齐聚牛横岭

刘琪,信阳人,95年生;薛亚,安徽人,96年生;李永伟,淇县人,97年生;逯晓壮,濮阳人,98年生。4个年轻人都毕业于河南农业职业学院,都曾就读该校园艺技术专业,略微有区分的话,可以分成两个学长,两个学弟。 

4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怎么会选择到山区就业呢?原来,把他们聚到一起的是牛横岭村的扶贫项目仙果源产业基地。3年前,仙果源产业基地开始征地的时候,刘琪就来到了这里工作。薛亚两年前来到了基地,李永伟和逯晓壮都是去年来的。

熬得过寒冬酷暑 和村民沟通一度不畅

“我来的第一天,在果园拔了一上午草,天气又晒又热,下午就想走人。”3月18日,面对这个问题,逯晓壮笑了。逯晓壮一毕业就来到了牛横岭,当时他知道李永伟过几天也会来,觉得李永伟也会受不了,抱着看笑话的心态他决定等几天。 

牛横岭村的4个'95后' 扶贫路上的青春力量

薛亚的受伤缠了两个创可贴,好几道疤都是干活儿时候留下的 

逯晓壮想不到的是,4天后李永伟来了,他已经适应了。正值酷暑,李永伟刚开始也受不了。学长薛亚这样点评:“逯晓壮受不了不说,李永伟一直在唠叨个不停。”李永伟则打趣,来的时候是老师开车把他带过来的,自己没走是因为往山外走的公交车都没有,只好留下来了。 

初来乍到,逯晓壮听不懂当地的方言,刚开始和村民交流要靠李永伟当翻译。这个问题除李永伟外的3个人都遇到过,好在沟通多了,现在已经能理解个七七八八。 

技术员成长不易 “脱单”是大问题

年龄最长的刘琪已经是园长,果园中的技术、后勤等问题事无巨细他都要操心,亲力亲为。蹲在地头,记者和他聊天,中间电话不断。 

牛横岭村的4个'95后' 扶贫路上的青春力量

刘琪蹲在地头接电话 

“你看,我每天要接30多个电话,还要打出去20多个电话。”刘琪打开通话记录给记者看,因为仙果源产业基地项目比较成功,已经规划要向东扩40亩,这段时间最忙的就是他。 

采访中,关于草莓培养种植到结果的流程刘琪讲述得十分流利,作为外行,记者听得云里雾里。唯一印象深刻的是,刘琪说,仅种草莓一项,老师用心教,学生用心学,5年下来,也不过能掌握5成技术。他还说,干农业挺苦,但是干一行就要干好一行。

牛横岭村的4个'95后' 扶贫路上的青春力量

刘琪在查看草莓种苗 

薛亚负责销售,虽然不会说漂亮话,骨子里的真诚总能让顾客对他放心。来牛横岭的两年里,最大的苦恼来自家人催他找女朋友。“在这里咋找女朋友啊?”对此,他十分苦恼。在山区工作,就连村里也没有同龄的女孩儿,找对象真是个大问题。 

一年四季不闲着 最大的休闲是进城

4个年轻人吃苦耐劳的程度远远大于人们的预期。在记者采访的一天里,4个人分工明确,除了吃饭,几乎一刻都不闲着。 

和别的果园不同,仙果源产业基地里没有农闲季节,9月份到5月份产草莓,3月份到10月份猕猴桃结果,8月、9月是葡萄丰收,4个年轻人加上两个长期工,算下来一年四季都不能闲着。想要回趟家要错开是件,算下来每个人2个月才能休息回家一次。

牛横岭村的4个'95后' 扶贫路上的青春力量

李永伟在和工人一起除荆棘和杂草,为扩园建大棚做准备 

除草的时候遇到蛇、开电动三轮车翻车、晚上不睡觉在大棚里抓虫,这都是果园里平淡生活中的小惊喜。4个人最放松的时候是到城区买买东西,吃吃饭,娱乐休闲一下,这样的机会当然不太多。 

今年正月初九晚上,4个人冒着小雪开车到城区,购物一番,还看了热映的《流浪地球》。看完电影已经9点30分,雪已经大了,车轮打滑开不了就仍在了路边。担心雪把大棚压坏,还要赶回去,4个人就步行近3个小时回了牛横岭。当晚,逯晓壮在路上还摔了,他拍了几张照片发了一个微信朋友圈动态:真成了“流浪地球”了。

牛横岭村的4个'95后' 扶贫路上的青春力量

李永伟的小桌子前贴着作息表和24四节气表 

丰收的喜悦感觉很好,扶贫路上再努力

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信念,4个年轻人把根扎在了牛横岭,带着初出校门的习惯,每到晚上睡前还要写总结笔记,按照作息表生活。他们坦言学到了很多书本外的知识,也尝到了一次次果树挂果丰收的喜悦。逯晓壮说:“我来了2个月后葡萄熟了,虽然没有参与前期的管理,但是在葡萄园里除过草,心里可高兴了,觉得里面有我的一份努力。” 

牛横岭村的4个'95后' 扶贫路上的青春力量

夜间开会,总结近一段时间的工作 

采访中,团市委派驻牛横岭村第一书记、淇滨区首批乡村发言人田昕这样评价4个年轻人的作用:“目前,仙果源产业基地以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土地入股等形式,带动了牛横岭7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接下来,基地还将辐射带动周边村庄联动发展,4个年轻人无疑是参与其中的重要力量。”(图/文 鹤报融媒体记者 张志嵩)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i6708971282022531596/

上一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下一条:史明灿 灿烂在原阳——河南日报农村版
关闭窗口
外部链接:

地址:郑州市中牟青年西路38号 | 邮编:451450 |学校邮箱:hnnyzyxy1952@163.com | 联系电话:0371-67290666 62181764(学院办公室)   0371-62199001 62319666(招生就业处) | 传真:62172758

党委宣传部维护 公安备案号41012202000169    豫ICP备1804574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