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家团队法规政策种子种苗科学生产病虫害绿色防控生产案例在线交流
生产案例
 小麦生产案例 
 玉米生产案例 
 花生生产案例 
 其他作物生产案例 
 
其他作物生产案例
您的位置: 首页>生产案例>其他作物生产案例>正文

甘薯育苗大户的育苗经

时间:[2019-05-28]  来源:

 

甘薯育苗大户的育苗经

 

Ⅰ案例

 

这是范村甘薯育苗基地部分现场

河南省开封县是全国有名的甘薯主产地之一,随着甘薯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当地涌现出了很多育苗专业户,其中位于开封县范村乡范村的甘薯育苗合作社,积累了丰富的育苗经验,秧苗销往全国各地,甘薯育苗已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他们的育苗经验应大力推广。

 

 

 

 

育苗案例分析

 

一、制定育苗计划  

 

育苗基地育苗前要根据订单合同、甘薯种植面积、需苗数量、供苗时间等制定好育苗计划。做到播种数量和计划种植面积或计划供苗量一致,育苗所用种薯数量与苗床面积相符合,育苗所用的物资和苗床面积相符合。以淀粉加工用薯生产基地10000亩为例:

 

(一)需苗数量

 

每亩株数3500~4000株,要求在15天内供苗量达4000万株。

 

(二)需种量

 

根据供苗时间、供苗量、栽插期、栽插次数、育苗方法以及品种出苗的特性、种薯质量来确定。参考甘薯各类名优品种特性、出苗的种薯质量来确定。一般每亩春薯大田需种薯量60公斤,3茬苗栽齐,10000亩淀粉加工用薯基地至少准备种薯60万公斤。

 

(三)育苗地面积

 

按每平方米实地排种密度1820公斤计算,为了方便育苗、采苗,需留出足够的走道和棚间距,排种实占用土地比例为75%左右,每亩可实排种薯约8000公斤,如实排60万公斤薯种实占地面积约80亩。因此,采用大棚育苗方法,育苗地面积约占大田种植面积的不足1%

 

二、育苗技术

 

(一)育苗方式

 

采用小拱棚双膜覆盖育苗。种薯播种后、出苗前除了在小拱棚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外,苗床上再盖一屋地膜,即“天膜加地膜”,用以增加床温,在出齐苗时及时揭去床面地膜。这种育苗方法省工,简便易行,能达到加快薯苗生长、节约能源和材料的目的。比冷床单用薄膜覆盖采苗量每平方米增加300~500株,增加20%30%的出苗量,出苗提早3 ~5 d,而且苗齐、苗壮。

 

(二)苗床准备

 

1、选址

 

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有利排水、土壤疏松和 3年以上没有种植过甘薯的肥沃沙质壤土的地块进行育苗。

 

2、苗床规格及建造

 

苗床一般采用宽1.2~1.5米,深15~20厘米,长度视情况而定,一般以8~12米为宜,这样大小的苗床便于采苗和通风晾晒。相邻苗床间隔1.5米左右。

 

选择好苗床后,在冬季或早春进行深翻犁耙,结合深翻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千克,复合肥20千克,使床土与肥料充分混合。排种前再翻松,耙碎整平,做成平畦。

 

3、苗床处理

 

为了防止土壤带菌,在平整好苗床地后,可用2%敌克松溶液喷雾进行苗床消毒,也可用敌克松原粉2千克,结合整地进行苗床土壤消毒。

 

(三)精心选种

 

1、品种选择

 

近年来,早熟双季红薯因其生长期短、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受到当地农民朋友的青睐,当地以早熟、高产、品质好的品种为主,栽植90~100天收获,主要品种有豫薯10号、龙薯 9号等。于 4月上旬栽植,7月上中旬收获上市;第一季红薯收获后,栽第二季红薯,留薯作翌年种薯用。

 

2、种薯选择

 

播种前必须精选种薯,选择具有本品种的皮色、肉色、形状等特征;无病、无伤,没有受冷害和湿害。凡薯块发软、薯皮凹陷、有病斑、不鲜艳,断面无汁液或有黑筋或发糠(茎线虫病)的均不能作种。薯块大小均匀,块重150250克为宜。排薯前为防止薯块带菌,排薯前应进行处理,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70%甲基托布津,或者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510分钟。取出晾干后备用。

 

(四)播种

 

1、播种期的确定

 

红薯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6℃,当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6℃时即可播种。具体播种时期以第一茬移栽时期而定,一般在第一茬移栽前45~50天播种。当地4月上中旬栽植,2月下旬开始育苗。

 

2、播种量

 

薯块大小不同,其播种量也不同。大薯块多,用种量大;小薯块多,用种量少,每667平方米用种量50~75千克。排种密度不能过大,每平方米1520千克为好。

 

3、播种方法

 

采用平排的方法播种。排种时大小分开,大薯密排,小薯稀排。注意分清头尾,切忌倒排,要求薯种上齐下不齐,使薯块上面覆土厚度一致,以盖严种薯为宜。一般种薯间留空隙1~2厘米,能使薯苗生长茁壮,要达到适时用一、二茬苗栽完大田。为防治地下害虫,结合覆土每亩施用3%辛硫磷颗粒4千克。覆土后及时灌水,可以采用人工浇泼或沟灌。灌水后进行地膜覆盖,保温保湿,播种完成后,提高出苗率,保证齐苗。

 

4、扣棚

 

播种完成后,用长度2.0米的竹片或竹竿弯成拱形,拱间距1米,再用竹竿作为拉杆将整个小棚连接成一个整体,增强牢固性,上面覆盖宽2米、厚度0.04~0.05毫米的塑料薄膜。

 

(五)苗床管理

 

1、破膜放苗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破膜放苗,以免幼苗被薄膜烧伤,还要及时查苗补缺,缺苗时及时补种,以达到苗全。

 

2、温度管理

 

甘薯苗期温度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催为主,以炼为辅,先催后炼,催炼结合”,保证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温度。

 

前期高温催芽:从播种到出苗阶段,外界气温、地温较低,此期主要管理工作是保温、增温。有条件时可以在小拱棚上面覆盖草苫或保温被。最好使温度保持在29~32℃,保证不低于20℃,不高于35℃。

 

中期平温长苗:待齐苗后,气温回升较快,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烂床。床温降至25~28℃,棚温短时不超过40℃,棚温前阶段的温度不低于30℃,一周以后逐渐降低到25℃左右。

 

后期低温炼苗:当苗高长到20厘米左右时,栽苗前57天,逐渐揭棚炼苗,直至昼夜通风,使苗床温度渐渐接近大气温度,以利栽插成活。

 

整个苗期温度调节可通过揭开部分薄膜通风和浇水降温,下午4点到次日8点加盖草苫可起到提温和保温作用。

 

3、水分管理

 

根据薯苗生长需要和床土干湿情况浇水。出苗期要求水分足些,保持潮土湿润,利于根苗的分化和生长。如果排种时浇水少,床土太干,要选择上午浇小水,防止床温降低太多。中期即幼苗生长期,湿度也不能小,要适当浇透水,保持床土见干见湿。后期练苗前5天内湿度宜小,床土上干下湿即可,利于薯苗老壮。各时期浇水都不能太多,浇透为止,以免薯块因水分过多,缺氧而发生霉烂。

 

4、施肥

 

第一次采苗前,薯块和床土有足够养分供给,一般不需要施肥。采苗两三次后,薯块中养分逐渐减少,根吸收养分更多,这时就需要适当的追一些速效氮肥,如尿素,每10平方米一般不超过0.25千克,追肥后立即浇水,以发挥肥效和防止烧苗。施肥一般在采苗后第二天进行,防止采苗后薯苗伤口未愈合引起霉烂。

 

5、病虫害防治

 

病害以预防为主,首先要进行床土消毒,排薯前可用灭多威进行消毒,在床土表层撒适量灭多威,然后把床土混合均匀可防治土壤中病虫害。其次进行种薯消毒,排种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泼到种薯表层,可预防黑斑病的发生。薯苗生长过程中如果发现薯块长毛腐烂,要及时将烂薯剔除,用石灰消毒,填埋好土,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引起其他薯块腐烂及病害扩散,引起烂床。

 

(六)采苗

 

当薯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及时采苗。采用高剪采苗法,留茬1~2个节,以利再生,采苗过晚,薯苗拥挤,下部小苗生长不良,影响下茬出苗量。壮苗标准为薯苗具有6~8个节,高20~25厘米,粗5毫米左右,叶色浓绿,床土上叶节不发根,床土内白根短,无病虫害。百苗鲜重,春薯苗500克以上,夏薯苗1500克以上。

 

案例启示

 

甘薯种得好,秧苗很重要。选好种薯、培育壮苗是甘薯高产稳产的基础,随着我国甘薯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对高质量甘薯秧苗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只有建立甘薯优质种苗产业化繁育基地,做好种苗繁育工作,才能保障甘薯产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上一条:他种的甘薯为什么不结薯

关闭窗口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地方合作处  地址:郑州市中牟县青年西路38号
电话:0371-67290733  邮编:45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