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育苗大户的育苗经
Ⅰ案例
这是范村甘薯育苗基地部分现场




河南省开封县是全国有名的甘薯主产地之一,随着甘薯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当地涌现出了很多育苗专业户,其中位于开封县范村乡范村的甘薯育苗合作社,积累了丰富的育苗经验,秧苗销往全国各地,甘薯育苗已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他们的育苗经验应大力推广。
Ⅱ 育苗案例分析
一、制定育苗计划
育苗基地育苗前要根据订单合同、甘薯种植面积、需苗数量、供苗时间等制定好育苗计划。做到播种数量和计划种植面积或计划供苗量一致,育苗所用种薯数量与苗床面积相符合,育苗所用的物资和苗床面积相符合。以淀粉加工用薯生产基地10000亩为例:
(一)需苗数量
每亩株数3500~4000株,要求在15天内供苗量达4000万株。
(二)需种量
根据供苗时间、供苗量、栽插期、栽插次数、育苗方法以及品种出苗的特性、种薯质量来确定。参考甘薯各类名优品种特性、出苗的种薯质量来确定。一般每亩春薯大田需种薯量60公斤,3茬苗栽齐,10000亩淀粉加工用薯基地至少准备种薯60万公斤。
(三)育苗地面积
按每平方米实地排种密度18~20公斤计算,为了方便育苗、采苗,需留出足够的走道和棚间距,排种实占用土地比例为75%左右,每亩可实排种薯约8000公斤,如实排60万公斤薯种实占地面积约80亩。因此,采用大棚育苗方法,育苗地面积约占大田种植面积的不足1%。
二、育苗技术
(一)育苗方式
采用小拱棚双膜覆盖育苗。种薯播种后、出苗前除了在小拱棚上覆盖一层塑料薄膜外,苗床上再盖一屋地膜,即“天膜加地膜”,用以增加床温,在出齐苗时及时揭去床面地膜。这种育苗方法省工,简便易行,能达到加快薯苗生长、节约能源和材料的目的。比冷床单用薄膜覆盖采苗量每平方米增加300~500株,增加20%~30%的出苗量,出苗提早3 ~5 d,而且苗齐、苗壮。
(二)苗床准备
1、选址
选择背风向阳、靠近水源、有利排水、土壤疏松和 3年以上没有种植过甘薯的肥沃沙质壤土的地块进行育苗。
2、苗床规格及建造
苗床一般采用宽1.2~1.5米,深15~20厘米,长度视情况而定,一般以8~12米为宜,这样大小的苗床便于采苗和通风晾晒。相邻苗床间隔1.5米左右。
选择好苗床后,在冬季或早春进行深翻犁耙,结合深翻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千克,复合肥20千克,使床土与肥料充分混合。排种前再翻松,耙碎整平,做成平畦。
3、苗床处理
为了防止土壤带菌,在平整好苗床地后,可用2%敌克松溶液喷雾进行苗床消毒,也可用敌克松原粉2千克,结合整地进行苗床土壤消毒。
(三)精心选种
1、品种选择
近年来,早熟双季红薯因其生长期短、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受到当地农民朋友的青睐,当地以早熟、高产、品质好的品种为主,栽植90~100天收获,主要品种有豫薯10号、龙薯 9号等。于 4月上旬栽植,7月上中旬收获上市;第一季红薯收获后,栽第二季红薯,留薯作翌年种薯用。
2、种薯选择
播种前必须精选种薯,选择具有本品种的皮色、肉色、形状等特征;无病、无伤,没有受冷害和湿害。凡薯块发软、薯皮凹陷、有病斑、不鲜艳,断面无汁液或有黑筋或发糠(茎线虫病)的均不能作种。薯块大小均匀,块重150~250克为宜。排薯前为防止薯块带菌,排薯前应进行处理,用51~54℃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70%甲基托布津,或者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5~10分钟。取出晾干后备用。
(四)播种
1、播种期的确定
红薯发芽的最低温度为16℃,当10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6℃时即可播种。具体播种时期以第一茬移栽时期而定,一般在第一茬移栽前45~50天播种。当地4月上中旬栽植,2月下旬开始育苗。
2、播种量
薯块大小不同,其播种量也不同。大薯块多,用种量大;小薯块多,用种量少,每667平方米用种量50~75千克。排种密度不能过大,每平方米15~20千克为好。
3、播种方法
采用平排的方法播种。排种时大小分开,大薯密排,小薯稀排。注意分清头尾,切忌倒排,要求薯种上齐下不齐,使薯块上面覆土厚度一致,以盖严种薯为宜。一般种薯间留空隙1~2厘米,能使薯苗生长茁壮,要达到适时用一、二茬苗栽完大田。为防治地下害虫,结合覆土每亩施用3%辛硫磷颗粒4千克。覆土后及时灌水,可以采用人工浇泼或沟灌。灌水后进行地膜覆盖,保温保湿,播种完成后,提高出苗率,保证齐苗。
4、扣棚
播种完成后,用长度2.0米的竹片或竹竿弯成拱形,拱间距1米,再用竹竿作为拉杆将整个小棚连接成一个整体,增强牢固性,上面覆盖宽2米、厚度0.04~0.05毫米的塑料薄膜。
(五)苗床管理
1、破膜放苗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破膜放苗,以免幼苗被薄膜烧伤,还要及时查苗补缺,缺苗时及时补种,以达到苗全。
2、温度管理
甘薯苗期温度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以催为主,以炼为辅,先催后炼,催炼结合”,保证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温度。
前期高温催芽:从播种到出苗阶段,外界气温、地温较低,此期主要管理工作是保温、增温。有条件时可以在小拱棚上面覆盖草苫或保温被。最好使温度保持在29℃~32℃,保证不低于20℃,不高于35℃。
中期平温长苗:待齐苗后,气温回升较快,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烂床。床温降至25℃~28℃,棚温短时不超过40℃,棚温前阶段的温度不低于30℃,一周以后逐渐降低到25℃左右。
后期低温炼苗:当苗高长到20厘米左右时,栽苗前5~7天,逐渐揭棚炼苗,直至昼夜通风,使苗床温度渐渐接近大气温度,以利栽插成活。
整个苗期温度调节可通过揭开部分薄膜通风和浇水降温,下午4点到次日8点加盖草苫可起到提温和保温作用。
3、水分管理
根据薯苗生长需要和床土干湿情况浇水。出苗期要求水分足些,保持潮土湿润,利于根苗的分化和生长。如果排种时浇水少,床土太干,要选择上午浇小水,防止床温降低太多。中期即幼苗生长期,湿度也不能小,要适当浇透水,保持床土见干见湿。后期练苗前5天内湿度宜小,床土上干下湿即可,利于薯苗老壮。各时期浇水都不能太多,浇透为止,以免薯块因水分过多,缺氧而发生霉烂。
4、施肥
第一次采苗前,薯块和床土有足够养分供给,一般不需要施肥。采苗两三次后,薯块中养分逐渐减少,根吸收养分更多,这时就需要适当的追一些速效氮肥,如尿素,每10平方米一般不超过0.25千克,追肥后立即浇水,以发挥肥效和防止烧苗。施肥一般在采苗后第二天进行,防止采苗后薯苗伤口未愈合引起霉烂。
5、病虫害防治
病害以预防为主,首先要进行床土消毒,排薯前可用灭多威进行消毒,在床土表层撒适量灭多威,然后把床土混合均匀可防治土壤中病虫害。其次进行种薯消毒,排种后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者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泼到种薯表层,可预防黑斑病的发生。薯苗生长过程中如果发现薯块长毛腐烂,要及时将烂薯剔除,用石灰消毒,填埋好土,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引起其他薯块腐烂及病害扩散,引起烂床。
(六)采苗
当薯苗长到一定高度时及时采苗。采用高剪采苗法,留茬1~2个节,以利再生,采苗过晚,薯苗拥挤,下部小苗生长不良,影响下茬出苗量。壮苗标准为薯苗具有6~8个节,高20~25厘米,粗5毫米左右,叶色浓绿,床土上叶节不发根,床土内白根短,无病虫害。百苗鲜重,春薯苗500克以上,夏薯苗1500克以上。
Ⅲ 案例启示
甘薯种得好,秧苗很重要。选好种薯、培育壮苗是甘薯高产稳产的基础,随着我国甘薯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对高质量甘薯秧苗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只有建立甘薯优质种苗产业化繁育基地,做好种苗繁育工作,才能保障甘薯产业长期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