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家团队法规政策种子种苗科学生产病虫害绿色防控生产案例在线交流
病虫害绿色防控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 
 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 
 花生病虫害绿色防控 
 其他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 
 
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
您的位置: 首页>病虫害绿色防控>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正文

小麦叶枯病及其防治技术

时间:[2019-05-06]  来源:

 

小麦叶枯病

 

小麦叶枯病

 

(一)症状识别

 

小麦叶枯病是引起小麦叶斑和叶枯类病害的总称。我国各产麦区发生的叶枯病类型也较多,主要为害叶片,可单独形成黄斑,叶片感染初期产生黄褐色斑点,后扩展为椭圆形至纺锤形大斑,后期病斑融合,导致叶片变黄干枯。雪霉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叶鞘。病斑初为水渍状,后扩大为近圆形或椭圆形大斑,病斑表面形成砖红色霉层,潮湿性病斑边缘有白色菌丝薄层。链格孢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和穗部,初期在叶片上形成较小的黄绿色褪绿斑,后扩展为中央呈灰褐色,边缘黄褐色长圆形病斑,潮湿时,病斑上可产生灰黑色霉层。壳针孢叶枯病主要为害叶片和穗部,造成叶枯和穗腐。初形成淡褐色卵圆形小斑,扩大后形成浅褐色近圆形或长条形病斑,亦可连结成不规则形大斑。

 

(二)病原识别

 

病原属真菌半知菌亚门。

 

(三)发生规律

 

几种叶枯病菌多潜伏于种子内或附着于种子表面上,成为初侵染源。一般感病较重的种子,常常不能出土就腐烂而死。病轻者可出苗,但生长衰弱,病组织残体上产生的病菌可借风雨传播,并进行多次再侵染,可致叶片产生大量病斑,干枯死亡,该病以抽穗后灌浆期受害最重。潮湿多雨和冷凉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叶枯病的发生;氮肥施用过多,冬麦播种较早或播量偏大,造成群体过大、田间郁闭,有利发病;种子感病程度重,带菌率高,造成菌源数量高,发病重。

 

(四)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选用健康无病种子,适时适量播种,平衡施用氮磷钾肥,控制群体密度,控制灌水并及时排水。

  2.药剂防治 种子处理,可选用33%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的0.2%或种子量0.2%~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在小麦扬花至灌浆期,可选用40%氟硅唑乳油6000~8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进行喷雾。

下一条:小麦锈病及其防治技术

关闭窗口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地方合作处  地址:郑州市中牟县青年西路38号
电话:0371-67290733  邮编:45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