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要高产,冬前这样管
针对小麦苗情,冬前管理的方向是在苗全苗匀的基础上,因地施策,促弱控旺,培育壮苗,保苗安全越冬。重点应抓好以下关键措施:
一、查苗补种,疏苗移栽
小麦要高产,苗全苗匀是关键。因此,小麦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对缺苗断垄地块及时搞好补种工作,补种时间越早越好。为促进小麦早出苗,应先将种子在温水中浸种5~6小时,促种子吸足水分,然后开沟播种。要注意补种原品种种子,防止品种混杂。

二、因地制宜,搞好田间分类管理
1.对于目前土壤表墒较差、小麦出苗困难的麦田,要抓紧浇好保苗水,提高小麦出苗率和整齐度。浇水后,要注意适时划锄,破除板结。
2.对于整地质量差、地表坷垃多、秸秆还田量较大的麦田,可在冬前结合浇水或降雨进行1~2次镇压,以压碎坷垃,弥实裂缝,踏实土壤,使麦根和土壤紧实结合,提墒保墒,促进根系发育。
3.对于播种偏深的地块,要及时退土清棵,减薄覆土层,使分蘖节保持在地面以下1~1.5厘米,促使早分蘖,冬前形成壮苗。
4.对于地力较差,底肥施用不足,有缺肥症状的麦田,应抓住冬前有利时机追肥浇水,并及时中耕松土,促根增蘖,一般结合浇水亩追尿素10~15公斤。
5.对于冬前旺长麦田,可以视苗情长势,采用镇压器碾压2~3次,达到控旺转壮的目的。也可与深中耕相结合,采取先中耕后镇压,这样既可控旺长,还可踏实土壤,防透风、防冻害。
三、搞好冬前化学除草,适时防控病虫害
秋季小麦3叶后大部分杂草出土,草小易灭杀,是冬前进行化学除草的有利时机,一次防治基本能够控制麦田草害,对后茬作物影响小,要抓住冬前这一有利时机适时开展化学除草。
双子叶杂草中,以播娘蒿、荠菜、藜为主的麦田,可亩用50克/升双氟磺草胺悬浮剂5~6毫升,或者56%的2甲4氯钠可溶粉剂100~140克。以猪殃殃为主的麦田,可亩用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0~70毫升或5.8%双氟?唑嘧胺乳油10毫升。
单子叶杂草中,防除雀麦可亩用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9~12.5克、或者30克/升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25~30毫升、或者70%氟唑磺隆水分散粒剂3~4克。
喷施除草剂时气温要高于10℃,严格按照推荐剂量使用。
近几年,以金针虫为代表的地下害虫对小麦苗期的危害呈加重趋势,应注意适时防治。苗期危害严重的地块可用氟虫腈悬浮剂20~30克喷灌麦茎基部,或用3%辛硫磷颗粒剂每亩3~4公斤撒施后划锄浇水。
四、适期浇好越冬水
越冬水是保证小麦安全越冬、确保早春肥水后移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防止小麦冻害死苗,为翌年返青保蓄水分,做到冬水春用,春旱早防,还可以沉实土壤,粉碎坷垃,消灭越冬害虫。因此,一般麦田,尤其是悬根苗,以及耕种粗放、坷垃较多及秸秆还田的地块,都要浇好越冬水。
浇越冬水的时间要因地制宜。地力差、施肥不足、群体偏小、长势较差的弱苗麦田,越冬水可于11月下旬早浇,并结合浇水追肥,一般亩追尿素10公斤左右,以促进生长;一般壮苗麦田,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左右(11月底至12月初)夜冻昼消时浇越冬水为最好,早浇气温偏高会促进生长,过晚会使地面结冰冻伤麦苗,要在麦田上大冻之前完成浇越冬水。